close

中國銅元收藏與研究的歷史發展概況  


                                                                              (武漢段洪剛)


中國銅元誕生於1900年,到現在104年的歷史。中間經歷了清朝晚期、中華民國時期,極少數地方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仍有鑄造和流通,其歷史不可謂不長。銅元作為輔幣,在近現代中國社會中起著輔助主幣、調節流通、便利民生的積極作用,這個作用是無論金銀主幣還是信用主幣所無法取代的。在某些特定時間、特定地方,輔幣甚至充當了主幣的角色,這種特殊情況在中外輔幣的歷史上也是罕見的。可見在近現代中國貨幣體系中處於最下一級的輔幣地位的銅元,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體現出來的重要性,往往超越其本身的法定地位,成為一種具有特殊價值和歷史意義的鑄幣。


與此地位相比,對銅輔幣的收藏與研究,卻出現了不對稱的歷史現象。近現代的中國銅元,反映了近現代的中國貨幣制度,而且實物存世豐富,有心的學者本可以由此出發,對近現代中國的社會狀況、經濟制度等作出一個側面的研究,可惜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得到史學界的重視,近代史學界也只是從總體金融貨幣史的角度偶爾提到一些銅元鑄造與發行情況的皮毛,還往往以犯訛傳訛、張冠李戴的低級錯誤。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本文試圖通過梳理中國銅元收藏與研究的歷史過程,來強調銅元在中國貨幣體系中的重要性,並希望通過對前人成果的分析,找到某些對當代收藏與研究具有啟發意義和參考價值的研究方法與思維模式,從而多少扭轉一下史學界對中國銅元漠不關心的狀況。
  
        二、早期關注(1911-1920

中國錢幣,一向是以東方貨幣體系的特色獨立於世界貨幣之林。具有自己的傳統特徵,包括實物方面的形制、規格,理論方面的鑄造思想、主輔幣思想、研究方法等。因此自從西晉時期以來,對古代錢幣的收藏與研究便成為一種專門的活動。這種活動延續到晚清民國年間,還出現了歷史性的高潮。可以說,古代錢幣收藏,成為了一種文化傳統。這個傳統,直接影響了近代機制幣在收藏中的地位。自從19世紀中晚期出現機制幣以來,中國經濟對機制幣的依賴程度逐漸加強。銀圓成為基本貨幣普遍流通之後,製錢被逐漸排擠、放棄。於是作為銀圓輔幣的銅元應運而生。在銅元進入流通並成為主要輔幣的頭十年間,正是中國錢幣收藏新一輪高潮的醞釀時期,這個時候銅元僅僅只是流通輔幣,還沒有人去注意其收藏價值與歷史價值。
  


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大量西方文化伴隨著西方學者、西方工業進入中國。貨幣理論乃是其中之一端。洋人對主幣與輔幣關係的重視,對設計、鑄造乃至發行部門的參與管理,多少導致了他們對中國銅元本身的重視,也引起過某些中國上層人士和部分文化精英的注意。而自從晚清時期起便擔任中國鑄幣部門、海關部門負責人或顧問的外國人,也逐漸從收藏、整理中國古錢的方向上轉而關注中國市場上日漸豐富的銅輔幣。此外一些外交官員、郵票錢幣收藏家、商人也逐漸把眼光投向中國銅元。


1911年,是中國機制銅元最早進入專門著述與學術關注的年份。當年一位叫拉姆斯登(Ramsden)的美國錢幣收藏家寫了一篇題為《現代中國銅幣》(Modern Chinese Copper Coins)的文章,發表於日本的《日本錢幣與集郵雜誌》(The Numismatic and Philatelic Journal of Japan)。但該文只是就當前作者所接觸到的部分銅元作出一般性的描述,表示中國正在流通這樣的輔幣而已,並沒有深入的論述或進行分類學的研究。其後拉姆斯登還為該雜誌寫過關於中國機制幣的系列文章,涉及銅元的比如1913年的《Military Coin Issue for The Chinese Province of Sze Chuen 》(中國四川省軍閥硬幣的發行)。對四川的十文銅元(龍版和漢字版)有一些泛泛的描述。這種不把中國機制幣當作一種貨幣學範圍內的物件加以研究的風氣,到1917年結束。
  


1917年,有一個義大利駐中國的外交官,名叫朱塞佩-羅斯(Giuseppe.Ros),寫了一篇很長的文章,發表在當年的《皇家亞洲協會北華分會會刊》(《JOURNAL OF THE NORTH-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ASIATICSOCIETY 》)雜誌第18卷中,文章名“Coins of the Republic ofChina”(中華民國硬幣)。此文盡可能詳盡地收集了1911年以來國民政府主導下鑄造的各種硬幣,並對每一品做解說。在銅元部分,作者較多地論述了不同面版與背版之間的搭配關係,並且指出了“MULE”(雜種、混配)幣的存在。儘管這個成果比較簡單,但首先它論述了中華民國頭6年裏鑄造的主要貨幣包括主幣和輔幣,涉及了鑄造廠和鑄造思想的差異,並探討了這些硬幣之間的相互關係。文中為方便敍述,給這些不同材質、圖案的幣做了分類,給出編號,使此文成為了進一步研究的權威參考,並多少具有方法論的啟發意義。而且,此文首次在中國錢幣研究的領域內使用照相製版,一舉打破了延續千百年的中國傳統拓圖方法,既是依據研究物件的特性而作出的研究方法的改變,也是對傳統研究方法的顛覆,使得後來的諸多機制幣研究都盡可能使用了照相製圖方法,為中國錢幣著述帶來了新的風氣。
  由此開始,中國機制幣、尤其是中國銅元的研究,開始了作為一種科學研究物件的歷史。朱塞佩-羅斯的研究方法與研究思想為後來的伍德華所繼承、發揚光大。
  
  三、分類研究的開端(30年代WOODWARD極其著作)

伍德華(A. M. Tracey Woodward1876年出生於印度洋中的留尼汪島,後來隨父親遷居日本,並在父親帶動下收集、研究郵票,尤其是日本郵票,很快成為專家。在這個過程中接觸了中國郵票和機制幣,估計受《日本錢幣與集郵雜誌》的影響不少。1916年遷居中國,直到1930年,期間由郵票收集與研究轉到機制幣的收集與研究。銀幣之外以銅元為主要內容。1930年全家遷居法國,1937年又回中國清理財產。回法國後次年去世。50年代,伍德華收藏的銀圓大部分通過拍賣公司出售,銅元則沒有很多拍賣記錄,據說50年代在巴黎各大商場均可看到全新中國銅元零星出售。另有一說伍德華銅元大部分在轉運法國途中沉沒,但此說不可信。伍德華對中國銅元收藏與研究的貢獻,是開創性的,具有極大的科學價值和很高的歷史地位。這些貢獻主要表現在他於1922年到1936年之間為《新中國回顧》(New China Review19228月,“中國山東鑄幣”)、《中國科學與藝術》(The China Journal of Science and Arts )撰寫的單篇文章,每篇論述一個省或地區的十文型銅元。除了山東省之外,其他各篇寫於1926年到1935年之間,作者用英文寫作。1936年,所有這些文章在美國結集出版。書名《中國鑄造的十文銅幣》(The Minted Ten-Cash Coins of China )。伍德華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中國鑄造的十文銅幣》一書第一次對一個系列的中國機制幣進行分類研究。標誌著中國機制幣進入了科學關注,進入了學術範圍。區分一個成果是否屬於科學的學術成果,一個標誌就是該成果是否對研究物件進行了系統的、有開創性的分類,是否使用或創造了一種符合邏輯要求的理論化的方法,以及是否具有區別於其他學術類別的範疇、概念、術語。這篇文章,具備上述三個要求,因此這是中國機制幣研究的第一個重大成果。此書全面整理了中國1936年以前發行的主要省份的十文型銅元。全國除了吉林、西藏、新疆、蘇維埃、偽政權所發行的銅元之外,所有其他省份均包括在內。這種以歷史背景考證為依託、以錢幣實物為中心、以版別為目標的整理方式,是全面而且深入的。該書所整理的部分也就是中國銅元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這次整理的結果,為中國錢幣史保存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使得後人可以根據這個文獻去繼續進行收集、整理。也使得貨幣史中輔幣的研究有了一個可靠的原始文獻。使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這份珍貴史料不至於因為歷史的變遷而散失無考。可以說,伍德華因其個人的喜好而給中國人民留下了一份珍貴歷史遺產。
  


其次,《中國鑄造的十文銅幣》一書創造性地把字母與數位相結合(可以看出受了朱塞佩-羅斯的不少影響)來作為中國銅元的分類編碼,並成功地應用於各省、各個時期的不同種類的十文型銅元。這種分類方法雖然純粹是西方式的,但無可否認,是最科學、最先進的。這個方法的基本內容,就是以ABCD26個字母去掉“I”作為輔幣不同面版的代號,而以數位1234等作為不同背版的代號。通過實物的不同面背搭配,在開頭列出每個面、背的圖片,其後再把每個面、背按照實際情況,以代號互相連接,而不是直接把每種搭配的實物列出。這樣的方法簡潔實用,方便整理和記憶,又節約了出版成本。同時在每種搭配之後給出每枚幣實物的重量、直徑、材質和級別(表示存世量的多寡)。級別以字母表示,其餘以數位表示。近70年來,這個方法被證明是最科學的。至於照相製版方法的採用,雖說是隨著研究對象的不同而相應改變,但卻是一種全新的、更精確的方法。
  


第三,《中國鑄造的十文銅幣》一書直接地提高了銅元在中國收藏界的地位,至少受到了重視。40年代興起的錢幣收藏高潮,不少大藏家開始留意銅元,並不是完全沒有來由的。
同時該書還通過對中國銅元的分類研究,向世界宣傳了中國文化,儘管這種影響看起來似乎比較微弱,只是到了當代才逐漸為人所知。作者喜歡並熟悉中國傳統文化,這從每篇開頭所引用的孔子語錄以及書中每每加以強調的鑄幣與文化心理關係的論述等處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熱愛中國文化、刻苦努力的外國專家對中國文化積累所作的傑出貢獻。
  


最後要強調的一點是,於1936年出版的《中國鑄造的十文銅幣》一書,是中國一千四、五百年以來,第一部科學、系統的錢幣學專著。這個歷史地位才是伍德華最應該自豪的成就。其科學性與系統性已如上述。在此書之前之後有過多種多樣的錢幣專書,還出現了不少關於金銀幣的著作,可惜都沒有提高到分類學的高度加以整理,比如1949年出版的施嘉幹先生的《中國近代鑄幣彙考》等書。中國錢幣學的現代科學理論建設,卻由一位外國學者來完成,不能說不是一種令人遺憾的事情。但也不能不歸咎於特殊歷史條件使然。值得感奮的是,今天的中國專家、收藏家早已不是舊時代可比,正在金幣、銀幣、銅元等各個領域做著前人所無法想像的巨大研究,各種現代科學方法的運用也遠遠地超出了前人的視野和局限。
  
 四、本土關注的時期(40年代與泉幣學社)

在伍德華之前,中國本土的銅元收藏家、著述家,有一位不能不提。他就是江蘇人鄒繆(去絲加木旁)。他是中國有記錄的第一位銅元收藏家。編纂有《銅元詳考》一書。該書沿用舊的方法,圖片使用墨拓,但銅元圖案繁雜細膩,用墨拓很難看清細節。作者在該書序言中說自己於民國三年遊歷湘贛,見各省爛鑄劣質銅元,由是而“戚焉憂之,乃搜集各省銅元,拓其文,注其異,將以貢之當局,期有所整頓也”,作者滿懷愛國熱情,抱著感動“當局”的良好願望去收集銅元,憂國憂民之心令人感佩。直到民國十一年,作者到了北京,繼續完成銅元的收集拓注工作,尤其是二十文銅元最為完備。最後共得大小各類銅元1158品。可惜作者生前此書一直未能出版,其感動當局的良苦用心也完全白費了。其收藏品中也不乏稀少、罕見之品,但從其內容和序言來看,作者竟未及見到伍德華的文章。此書直到1996年,才由錢幣學者徐蜀整理,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線裝原拓本。
  伍德華之後,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再沒有關於銅元的專門論述。但抗戰勝利前的五年,卻是中國錢幣收藏與研究的一個高潮時期。高潮集中在古錢方面,但銅元也逐漸獲得了中國藏家的重視。比如羅伯昭、張璜、馬定祥、李偉先、孫鼎等大家,都有收藏銅元珍品,雖然這種收藏還不具備分類的意義,但卻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為中國錢幣事業保存下了一大批珍稀罕見的銅元珍品。其中尤其以上海馬定祥先生在銅元方面用力最深,耗資最巨從而成就最高。可以說,中國銅元珍、罕品的相當部分,在戰亂、動亂等極端艱苦的非常時代,正是有賴這些由古錢旁及銅元的前輩耆宿而得以保存下來。他們所保存的豈僅僅是歷來不受政府重視的小小錢幣!他們保存的是一種文化傳統,一種文化精神,這種傳統和精神,乃是中華民族優秀精神遺產之一!
  


1940年以上海本地和旅滬藏家為主成立的中國泉幣學社創辦了《泉幣》雜誌,標誌著40年代錢幣收藏高潮的正式到來。銅元的世界也通過這個刊物而向錢幣界初步展開了她迷人的面貌與獨特的魅力。泉幣學社成員中還包括不少外國專家、藏家。學社除了編輯出版《泉幣》雜誌之外,每兩周還舉行一次聚會,會上展示錢幣藏品、互通有無。在六年中舉行了179次會議,其中提到銅元的有30次左右。在總共32期《泉幣》雜誌數百篇文章中,共有6篇專門探討銅元,另有3篇講到銅元的前身----機制方孔錢,2篇講朝鮮、日本銅元。銅元類文章總量雖然不多,但這些文章都出自著名錢幣大家之手,其影響力是不容低估的。綜觀這個時期的錢幣研究,在古錢方面可以說碩果累累,但在銅元或整個機制幣方面並無突出建樹。惟獨收藏方面有相當的成就,直接在半個世紀之後影響了中國銅元的收藏與研究。
  

五,衰落與延續(50-70年代的國內外情況)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因眾所周知的原因,錢幣研究事業冷淡下來了。唯一的成果就是50年代彭信威先生耗盡一生心血編著出版的《中國貨幣史》。該書是中國貨幣史的唯一權威著作,其崇高的歷史地位至今無可超越。其中談到銅元的文字,不超過900字,約當全書百分之一的篇幅,然而作者以其權威的口吻,強調了中國銅元的特性和特殊歷史地位,認為銅元“在中國錢幣史上成為一個獨立的部門”。但這個設想,一直沒有得到進一步的闡釋和論述。此後整個錢幣學的研究隨著錢幣收藏的衰落而衰落了。
  


在中國錢幣收藏與研究事業停步不前的670年代裏世界各地對中國錢幣的收藏與研究並沒有中斷。在50年代,法國、美國相繼推出了若干次關於中國錢幣的拍賣活動,使得世界錢幣愛好者始終保持了對中國錢幣的關注與收藏;文獻研究方面,拉姆斯登(Ramsden)的舊作《Modern Chinese Copper Coins》一文被《 The Numismatist》(錢幣學家)雜誌在1963年重新發表,充分說明中國銅元在西方錢幣界是有一定地位和影響的。6070年代,日本藏家與學者陸續出版了一批中國錢幣方面的目錄著作,特別是兩宋錢幣的研究成果豐碩。在銅元方面,70年代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小小的高潮。這個高潮以670年代之交日本成立“中華銅幣研究會”為標誌,以美國收藏家1971年重新出版伍德華的《中國鑄造的十文銅幣》一書為重點。稍後出現了臺灣的高碧山、香港的馬德和、日本的秋友晃等大家。期間著名的成果,有高碧山主編的《中國近代銅幣》系列、日本秋友晃主編的《光緒元寶》、《大清銅幣》、《民國銅幣》等書的編輯完成,雖然沒有公開出版,但成為了銅元愛好者的必備經典。  

六、復興與交流(80-90年代)

歷史的腳步越過了陰霾四布的70年代,中國錢幣事業迎來了陽光燦爛的80年代。在這個幾乎是一切事業都在蘇醒的年代,同時也是一切冒險都可以嘗試的年代。正是在這個時候,中國大陸的第一批民間錢幣販子和民間錢幣收藏家產生了。經過近10年的地攤收藏、下鄉撿漏、盲目分類、大喜大悲之後,中國大陸的銅元收藏終於在890年代之交迎來了第一批指導收藏的實用目錄。這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華光普主編的《中國銅元目錄》(湖南出版社,1992年)、張培林主編的《中國機制銅幣》(遼沈書社,1991年版)。就是這兩本簡陋、差錯百出的小冊子,尤其是前者,憑藉作者自己首創的銅元十級分級制和直接標出市場參考價的便利讀者的方法,有力地推動了中國銅元的收藏熱潮,在1996年以前,就是《中國銅元目錄》的天下。然而在推動收藏熱潮之後,並沒有隨之產生具有學術價值的成果。與此同時,比較先進的部分收藏者早就懷揣著1936年的《中國鑄造的十文銅幣》一書1971年原版或複印本開始撿漏了,這個撿漏的過程同時也是後來者進行研究的原始資料積累的過程。《中國銅元目錄》這樣的目錄越是傳播廣泛,精通《中國鑄造的十文銅幣》的人士越是有撿漏的機會。客觀地說,這個畸形發展的狀態,有利於銅元的大量湧現,有利於收藏熱情的提高,更有利於專家、藏家們從最常見的大量普通銅元之中,找出那些具有研究價值的新版別、新品種。只有在收藏的基礎之上,科學研究的開展也才具有真正的群眾基礎,也才能把一切理論牢固地建立在實物分析之上,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有利於黨和政府在制定貨幣政策時作為參考,有利於人民銀行在發行輔幣時借鑒前人的經驗。當然也有利於提高收藏者的理論修養。“撿漏”在這個意義上是一個褒義詞,這種行為在一般意義上是值得敬佩的!
  


整個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涉及銅元的重要整理成果出現不少,但公開出版的不多,其中比較早的有四川大學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四川銅幣圖錄》(高文、袁愈高主編),遺憾的是,該書理論方面缺乏系統性、沒有創見,加之圖像模糊,出版至今16年,竟然鮮為人知。後來成都錢幣學會又組織編寫了一本資料比較詳實的《四川銅元研究》,由四川人民出版社於1999年出版,錢幣界比較重視。在分省目錄方面,在《四川銅幣圖錄》之後出現的是1991年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江西歷代錢幣圖錄》(作者龍吉昌),此書有相當篇幅介紹了江西十文銅元的品種版別,可惜圖片非常模糊,評級隨意,基本沒有參考價值。除此之外是江蘇無錫老錢幣專家吳榕編寫的《中國銅元分類》,可惜此書沒有公開出版,只在1990年初內部發行,該書的分類只是傳統的古錢分類方法的簡單加工,並沒有進行科學的系統化。還有兩種比較重要的也沒有公開出版的成果,其中首推江蘇省錢幣學會1988年組織人手編輯整理的《中國銅元資料選編》(徵求意見稿),這個稿本有將近30萬字和大量黑白拓圖,其文字部分選材極其廣泛,遺憾的是缺乏系統、科學的整理,顯得雜亂,不方便讀者使用,而且圖片部分質量太差,可能也是未能獲得出版的一個原因。想要利用此書的讀者還得花費相當多精力才能從中獲取有用的資料。另外一種是東北的銅元愛好者自主翻譯了《中國鑄造的十文銅幣》一書,採取取其主幹,去其枝蔓的辦法,把該書有關銅元版別搭配的部分翻譯編輯,使用簡陋的印刷方式私自發行。就是這本圖片黑糊糊、譯文彆彆扭扭的小冊子,對890年代的銅元收藏熱潮起到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這種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可見一本“元典”的魅力不是時代所能磨滅的。國外這個時期沒有出現值得重視的成果。一切都似乎意味著一個特殊的準備時期,準備著新的收藏與研究的飛躍。同一時期,香港、臺灣等地也出現了一些作品,有名的比如香港馬德和編著的《新疆銅元圖譜》(1988年)、徐祖欽編寫的《中國錢幣圖錄》中的銅元部分等。馬德和的著作是最早專門研究新疆銅元的一個重要成果。
  


除了專門的錢幣目錄之外,全國一些地方也編纂了地方性的歷史文獻,涉及不少銅元資料,比如中國人民銀行雲南省分行編輯,1983年內部發行的《雲南近代貨幣史-資料選輯》,提到了銅元的不少原始資料。而從貨幣史的角度進行分省研究的成果,也首次出現,比如《西藏地方貨幣史》,由西藏的貨幣專家肖懷遠編著(民族出版社出版,北京1987年),此書是第一本地方性的歷史貨幣學,其中涉及銅元部分大約占全書二成的篇幅,是國內最早探討西藏錢幣的專門著作。分省進行的歷史貨幣研究工作,90年代以後逐漸盛行,並且產生了不少的成果,這些成果雖然不是專門為銅元研究而寫,但也為銅元留出了相當的篇幅,為進一步的銅元研究工作積累了資料和經驗,是值得加以重視的。
  


90年代中後期到現在,國外對中國銅元收藏與研究的熱潮也逐漸升溫。國內外先後出現了好幾種銅元專著。包括秋友晃主編的三本巨著(未刊本)也被臺灣學者介紹到了大陸。秋友晃先生對中國銅元終生癡迷,為中國銅元的分類研究耗盡半生心血,既培養了不少接班人,也對中國銅元分類學的發展作出了相當的貢獻。換句話說,秋友晃先生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一個民間人士所能作到的一切!緊隨秋友晃先生的是一位名叫秋山知久的日本學者、中國銅元收藏家。秋山知久先生從1994年開始,陸續編輯出版了一系列中國近代貨幣方面的專文。秋山先生的專文總名《近代中國貨幣的研究》,創刊號發佈於199410月,內部贈閱,沒有公開出版、銷售。每個省一冊,全面研究該省的機制幣。主要是銀幣和銅元。秋山先生系列著作的最大特色,也即對中國銅元而言的學術意義,在於編輯思想和分類方法兩方面的創見和發展。首先在編輯思想上,作者把中國銅元的鑄造背景放到一個非常廣闊、深遠的範圍之內,每敍述一個省,首先是以地圖、文獻資料甚至軍事作戰資料來充分講解一個省的地理地形、物產風物、當時的政治軍事、經濟金融等,其次才具體講錢幣的品種版別。最後再列出每冊的相關附錄資料、參考書目。有時候版別之外的內容占到全書一半。這樣寫的好處在於方便愛好者對錢幣的歷史背景有全面的瞭解和認識。但是否是一種最好的方法,還有待評說。其次在分類方法上,秋山先生另闢蹊徑,把每枚幣的版別變化之處,分別給出一個代號,面、背都如此處理。然後根據代號位置的不同變化來搭配版別和評定級別。也就是把每枚幣的特徵單獨提出,進行分類對比。這是一種細化工作,一種以微觀為分類標準的方法,也許能有效區別多種多樣的細目。這個方法的科學價值,目前也還無法評定。但這種創新精神實在值得學習和借鑒。


1997年,正是中國錢幣走入低谷的開始,臺灣收藏家開始了多年醞釀之後的動作。中青年收藏家鄭仁傑、施誠一等編撰了全新彩色照相版的《中國銅元鑒賞》。此書在中國銅元收藏與研究的歷史上有兩大貢獻。其一,是繼230年代伍德華使用黑白照相製版對於墨拓製版的革命之後的又一次革命,這次是彩色版對黑白版的革命,可以說,既是科學研究方法的革命,也是收藏價值的一次美學革命。嚴格講,《中國銅元鑒賞》不能算一部學術作品,正如其書名所顯示的,此書目的在“鑒賞”,其意義有兩個方面,其一是“鑒別真偽”。隨著收藏事業的發展,各種各樣的贗品充斥坊間、地攤,防不勝防。而此書以真品彩照示人,則真偽立判,其嘉惠泉壇,實在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完。其二是“欣賞銅輔幣之美”。中國銅元博大精深,圖案文字千變萬化,其中固然有粗陋不文的部分,但大多具備審美特徵,騰雲駕霧的飛龍、老成持重的立龍、曲盡其妙的乙字龍等等,無不賞心悅目,就是那些普通品種的美品,也給人以美的享受,我想,這本書的最大價值,恐怕還在於把美的享受與追求融入其中,引導收藏者、愛好者進入銅元收藏與研究的另一個更高的境界、藝術的境界。
  
 七、網路時代的新風與成果(2000年至今)

進入2000年,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路錢幣收藏與研討活動也開始發展起來。特別是最近三年多來,網上幾乎占到銅元交易的半壁江山。網上進行的學術探討也異常活躍。全國各地的銅元愛好者都在網上表達自己的見解、欣賞他人的珍藏、交換彼此的藏品、溝通各地的資訊,一個蓬勃的網路錢幣交流時代已經到來。在這個真正現代化的狀況之下,任何銅元的學術研究和科學收藏,都很難繞過網路這個領域。包括在網路上被討論得最少的蘇維埃錢幣、西藏錢幣、新疆錢幣,如果完全忽略網上有關的討論和資料而撰寫有關的論文或專著,都必然是有缺陷的。因為這裏所說的“被討論得最少”,只是相對於其他省份而言。比如蘇維埃的資料和圖片,網上的記錄不下100條(相當部分被刪除),相對於某些省份接近萬條的記錄來說,當然很小很小,但其中所隱含的資料和資訊,或許正是研究工作所需要的呢?畢竟網路上的資料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愛好者,其中不乏老藏家、某些行業的專家等。網路收藏與研究,給傳統的中國銅元收藏與研究提出了新的課題、新的挑戰。如何充分地、有效地利用網路資源,成為了每一個有志于此的愛好者必須思考的問題。比如如何爭取讓當代造幣廠、銀行金融、博物館錢幣專家等部門的人員參與其中,便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中國銅元鑒賞》出版7年以來,中國銅元收藏與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首先是上海博物館錢幣館的陳列展出了大量中國銅元的珍品和普通品,其次是國家組織出版了多部大型的銅元圖錄資料書,其三是各地錢幣學會開展了許多錢幣研究活動,最後是民間湧現了不少矢志編撰銅元新目錄的愛好者。可惜以面世的後幾項取得的成果來看,並沒有取得科學性的突破,甚至沒有科學價值可言,停留在單個實物分散整理的初級階段。(關於民間力量研究銅元分類、編纂銅元目錄的情況,前者有湖北泉友為代表,後者有臺灣、上海泉友為代表,此外還有湖南泉友、浙江泉友都在進行這個工作,有的是分省單獨編纂,有的是全系列整理,未來的一兩年內可以期待看到一批有關的理論型學術成果和整理型目錄成果)。
  這


個狀況到2002年有了一個巨大的突破。這就是廣西錢幣學會組織、人民銀行廣西南寧支行資助進行的《中國十文銅元版式研究》一書的問世。此書編輯體例和方法,上承1936年的《中國鑄造的十文銅幣》,並對該方法進行了充分的運用,而且發展出了新的一套區分面版和背版的排列方式,在具體的編排上自出心裁。每個面列出圖片之後,把該面所搭配的各個背版依次排列在後邊,而不是簡單以字母和數位表示。這就顯得更直觀、更全面。此書可以說結合了《中國鑄造的十文銅幣》一書的體例,又採納了《中國銅元鑒賞》一書的彩照圖片方式。二者的結合本可以達到一個近乎完美的程度,但由於種種原因,這個巨大的工程留下了不少遺憾。儘管如此,作為中國人自己編撰完成的一部十文銅元版別分類書,它仍然有著自己不可替代的價值。從1936年以來,這是第一次由中國人自己編撰完成的以科學思想為指導、採納科學方法完成的銅元成果。此書的出版,填補了中國錢幣研究的一項空白,多少也促進了自2000年以來熱鬧起來的銅元收藏與研究。
  


在網路發達與研究活動蓬勃發展的過程中,老一輩收藏家的藏品,有的在文革前、文革中捐贈了國家,有的在文革後捐贈。其中一些贈品之外被另外保存下來的,大部分都陸續露面。包括張璜先生的藏品也已經散盡,重新走入了新的收藏家手中。而錢幣學大師馬定祥的大部分銅元藏品也陸續通過拍賣行、私人等渠道進入了新的收藏世代。國外的比如日本秋友晃先生的部分藏品也特意拿到中國參加拍賣,基本被中國新藏家購下。這些活動,正是收藏傳承的一個必然途徑,既完成了老一輩收藏的歷程,也滿足了新一代的收藏需求。他們的行為使中國銅元的收藏保持了活力和傳統。
  


1911年以來,中國銅元的收藏與研究走過了90多年的歷程。這個過程中有曲折,有奮進,有低迷,有熱潮。單純的收藏也好,熱心的研究也好,僅僅為謀生而進行的交易活動也好,共同彙成了一股銅元發展的河流。其中也有渣滓,也有急流險灘,也有寬闊平穩。國家的政策、地方的歷史文化背景、個人的經驗和興趣等等,都對銅元收藏與研究產生著不同的影響。在面對歷史的時候,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都不是正確的態度。回顧歷史,恰恰更加堅定了我們今天收藏與研究銅元的信心和決心。因為時代變了,我們比前人擁有更好的條件、更多的資訊、更豐富的手段。更關鍵的是,我們前後左右看看,發現銅元愛好者的隊伍已經壯大起來,周圍的朋友已經多起來,尤其是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愛好者大量加入,更為銅元的學術研究帶來了新的希望!
謹以此文祝願中國銅元收藏與研究事業蒸蒸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bc19750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